?
欄目:居轉戶落戶上海咨詢 人氣:0 日期:2022-08-02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上海會進一步完善落戶政策 完善人才落戶政策。聚焦城市功能提升和轉型發展需要,以為基本條件,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突出人才的市場發現、認可、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才落戶政策,優化特殊人才引進通道,做好非上海生源應屆畢業生落戶和留學生落戶政策的平衡銜接。 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可能會弱化甚至取消職稱。有各種傳言說,要取消職稱。估計下半年就能揭曉謎底。 深化完善積分落戶政策。上海留學生落戶用人單位與留學回國人員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期限一年(含)以上,剩余合同期限(申請之日到合同截止日期)須六個月(含)以上。上述合同期限不含試用期。留學生落戶上海留學人員是指公派或自費出國(境)學習,并獲得國(境)外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含)以上的人員;在國內獲得大學本科(含)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并到國(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修一年(含)以上的訪問學者或進修人員。完善居住證、居住證轉辦常住戶口、直接落戶政策,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積分落戶政策。根據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指標,合理設置積分分值。按照總量控制、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達到規定標準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本市常住戶口。 積分落戶的前置條件很重要,很可能既要居住證年限,又要積分年限。留學生落戶上海留學人員是指公派或自費出國(境)學習,并獲得國(境)外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含)以上的人員;在國內獲得大學本科(含)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并到國(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修一年(含)以上的訪問學者或進修人員。沒辦積分的盡快辦理積分,沒居住證的抓緊辦理居住證。 上海常住人口規模要保證在2022年不超過2500萬。同時上海就是在作為人口管理措施的時候,上海也是明確的提出要逐步建立積分落戶政策。 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本市戶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并表示,要完善居住證、居住證轉辦常住戶口、直接落戶政策,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積分落戶政策。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指標,合理設置積分分值。按照總量控制、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達到規定標準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上海市常住戶口。 從條件管理到積分落戶 積分落戶的一個基礎是居住證,居住證制度在上海實施已超過10年,自2002年6月起,上海首先在引進人才中試行居住證制度,2004年又在來滬人員中擴大施行。居住證制度打破了不遷入戶籍就不能在滬正規就業的傳統模式,為各地來滬創業或就業的人才拓展了進滬渠道。此后上海居住證分為類、B類和C類,其中B類是國外引進人才居住證,類是國內引進人才居住證,C類則是普通外來從業人員或投靠類居住證。持類居住證人員同住子女可以在上海參加中高考。 從7月1日起,上海取消了人才居住證和一般居住證也就是類和C類居住證的差別,統一施行積分制,并根據不同的積分,為持證者提供梯度化的公共服務。達到標準分值120分的外來人員,就可以享受包括同住子女參加高考等市民化待遇。而這種市民化待遇,區別于戶籍人口之處,在于父母不能投靠、不能享受上海市低保待遇、不能申請購買共有產權房三項。這個積分體系,包括了基礎指標、加分指標、減分指標和一票否決指標。總的來看,持證人越年輕、學歷或職稱越高、越緊缺、納稅或其他社會貢獻越多,積分就越高。 嚴控2500萬人口規模 《若干意見》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到2022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規??刂圃?500萬以內,人口結構更加合理,人口素質進一步提升,人口布局進一步優化。本世紀以來,上海常住人口激增800多萬,從2000年1608萬人,增加到底的2425.68萬人。這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29.26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96.42萬人。上海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共2301.92萬,也就是說,4年中上海人口增加了123.76萬人。而要守住2500萬人的底線,就意味著未來幾年內,上海的常住人口增加,不能超過74.3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