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欄目:留學生落戶上海咨詢 人氣:0 日期:2019-06-20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高房價時代,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成為城市高速發展中無法回避的問題。令人欣慰的是,備受關注的“居轉戶”制度已做新調整——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制定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進一步放寬“居轉戶”規定,不僅明確了居轉戶的配偶落戶政策,同時明確,“居轉戶人員”如果無法掛靠單位集體戶口,可以申請落戶在單位注冊地所在區人才服務中心的集體戶口。
對于城市居民而言,戶口既是營造家的氛圍所急需,更是分享城市資源所必備。正因為如此,當初以“居轉戶”為標志的“滬籍新政”曾獲一致好評。對比之下,此番調整的力度更大——調整前,必須擁有房產或投靠擁有房產的親屬才能落戶,調整后,房產的要求已不復存在。如果說“居轉戶”從無到有意味著一種進步的話,每一個細節的完善或補充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這一次自然毫不例外。
但由此面對的現實問題是:如何解決“外來戶”的住房難題。如果空有一紙戶口,而無處安身立命,這種短暫的幸福豈非太過虛無縹緲?這很自然地使人將“居轉戶”調整與另外一些新聞聯系起來——近來市領導屢就“住房保障”、“引進人才”表達支持立場,繼俞正聲書記表示“住房問題不解決,上海人才優勢將消失殆盡”,韓正市長表示“不解決‘蝸居’、‘房奴’的問題,上海就沒有未來”之后,楊雄副市長稱上海今后將為“永遠買不起房的市民提供廉租房”。
將這兩條新聞結合在一起,不難得出這樣的判斷——正是因為有加大保障性住房提供兜底,放開“居轉戶”限制條件才成為一種可能;反過來說,更加寬松的“居轉戶”條件,必然給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提出更高要求。由此不僅展示出挽留人才的誠意,同時也體現出改善民生的實力,其共同目的則是為了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增強城市的發展活力。
經歷過號稱“史上最嚴厲”的調控之后,樓市高燒依舊,新一輪調控呼之欲出。在城市居民的剛性需求中,“外來戶”的力量不容低估,實際上,這恐怕也是沒有任何城市敢于門戶大開的一種重要因素。一方面,城市發展需要新鮮血液;另一方面,“外來戶”不可避免會帶來更多消費需求,擴大保障性住房供應不失為緩解矛盾的有效途徑,這有助于使房屋供應與城市人口增長保持同步,從而遏制住房消費需求,促進房地產價格機制趨近合理。
地方“兩會”過程中,房價是各地討論的焦點,除了繼續打壓高端房價之外,擴大低端房源供應也是一種積極的補充,更能因此而收獲挽留人才的實際功效。如此雙贏之策,何樂而不為?近日,涪陵區農村居民整戶轉戶退出宅基地工作在新妙鎮試點,首批37戶農村居民辦理轉戶手續,退出宅基地及附屬設施用地。試點結束后,將在全區各鄉鎮推廣。
現場測量退房退地面積
2009年由于山體滑坡,新妙鎮游江村3組村民李永忠家的房屋出現險情,被迫搬出來,并在新妙場鎮上購買了一套房屋。
“鎮里在宣傳農村居民整戶轉戶退出宅基地的戶籍制度改革,經多方咨詢后,我決定把全家的戶口轉到鎮里來,退出老房子。”李永忠的妻子謝同碧說。
近日,李永忠夫妻來到鎮政府,向鎮戶改辦遞交了自愿退出宅基地及附屬設施用地的申請以及農村居民整戶轉戶退出宅基地相關材料。上海留學生落戶留學生落戶咨詢
戶改辦工作人員受理并審核完李永忠的轉戶手續后,立即到游江村3組對李永忠的老房子進行現場踏勘,測量宅基地以及附屬設施用地面積。測量完成后,李永忠在農村宅基地及附屬設施用地現場踏勘表上簽字確認。
總結經驗在全區推廣
據了解,農村居民整戶轉戶退出宅基地及附屬設施用地后,將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在開展此工作前,新妙鎮進行了廣泛宣傳,組建機構,把宅基地復墾與戶改結合起來。
區國土局和區戶改辦相關負責人全程指導首批農村居民整戶轉戶退出宅基地試點工作。留學生戶口
首批37戶農村居民整戶轉戶退出宅基地及附屬設施用地涉及新妙鎮的游江、中觀、大嶺、金鳳四個村。試點結束后,區戶改辦將總結經驗在全區各鄉鎮推廣。
“在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宅基地退出過程中,將嚴格按照申請、審核、審批、實施四個程序辦理轉戶居民農村宅基地及附屬用地退出工作,確保農村戶籍制度改革順利推進。”區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