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欄目:新聞資訊 人氣:0 日期:2016-10-15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國務院辦公廳11日發布了《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間,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萬人以上。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各地區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比2013年縮小2個百分點以上。
《方案》明確全面放開放寬重點群體落戶限制。以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人口、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以及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省會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省會及以下城市要探索實行農村籍高校學生來去自由的落戶政策,高校錄取的農村籍學生可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遷至高校所在地;畢業后可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遷回原籍地或遷入就(創)業地。
國務院于2014年7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支撐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依法保障公民權利,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據媒體報道,至今年9月19日,31個省份均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意見。改革意見中,各地普遍取消農業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部分地區放寬落戶條件,存在半個多世紀的二元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不少在城市生活的非戶籍居民切身感受到,城市居民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方面比非戶籍居民享有更大優勢,城鄉不同戶籍之間捆綁的權益仍有不小差距。
以教育為例,近年來,國家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不斷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傾斜。教育部部長陳寶生8月31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情況時表示,農村戶籍大學生比例已經超過60%。
然而,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仍然有限。記者梳理發現,北京大學今年秋季入學的4380名本科新生,農村學生僅700余名;清華大學3300多名2016級新生,來自縣級及縣級以下高中的不到1/4。
統一戶籍登記只是開始,各項配套性措施也應跟上。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看來,“統一身份僅僅是個標志,戶籍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在于各項配套政策的跟進與落實,消除依附在戶口性質上的醫療、就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差別待遇,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對農村的全覆蓋。”
除了加快農村地區發展,建立覆蓋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之外,推動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是戶籍改革從實質上取得成功的重要一步。
也正如《方案》所指出的,“是全面小康社會惠及更多人口的內在要求,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方案》還特別強調,不得強行要求進城落戶農民轉讓其在農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或將其作為進城落戶條件。這就從制度上抑制了某些地方政府搞“數字落戶”的沖動,也讓農村居民“被落戶”“被進城”的現象很難出現。